课外文学常识

慎于审题,选好角度——略说新材料 作文如何确立文章的观点(上)

本文已影响 7.21K人  匿名

所谓“观点”,就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文章的中心观点(即主题),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灵魂。面对高考热门题型——新材料作文题,该如何确立一篇文章的观点呢?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慎于审题,选好角度——略说新材料 作文如何确立文章的观点(上)

其一,慎于审题,精准立论。

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近些年的高考作文,总有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造成整篇文章的失败,这着实令人惋惜。怎样才能变“不慎”为“慎”呢?试提醒下列三点:

(一)弄清题意,把握指向。看到文题后,务必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整体把握,准确领会材料内涵——尽管角度可以自选,论述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作文观点必须在材料所涉及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命题人在选择材料时,是有所预设和偏重的,命题人的意图和倾向是审题时一定要“审”出来的。例如:

英国的课本讲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打败的,德国书本则说拿破仑是被德国人打败的。有人问英国学者伯兰特·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答:“让英国的孩子读德国的读本,德国的学生看英国的教材。”

这则材料中罗素的回答是关键。这个看似玩笑的回答,其实包含着极大的智慧和难得的胸襟。罗素没有直接回答“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这一问题,而是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他的意思是:谁也不要相信!不要急着让学生相信某个现成的结论或某种权威的看法,先让他们看到不同的材料,听到不同的声音,接触到不同的观点,然后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去判断。如果一定要说相信谁,那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相信真实、真相和真理。同时,罗素的话更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胸襟的体现,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胸怀和视野(与其相对立的是“树立绝对权威”“迷信永远正确”等)。以上是对该材料最准确、最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之上,具体的写作角度是多样化的,如从教材和信息的多元化的角度,从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角度,从包容和尊重不同观点的角度等入题,均是可取的。

(二)吃透字面,领悟深意。对于那些以寓言故事、哲思小品等为材料的作文题,审题时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以避免就事论事的“离题”弊病。比如:

主人问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于是主人打开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作者:唐惠忠

来源:《语文报·高二版》2017年3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