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日记初二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笔记

本文已影响 1.7W人 

篇一:读书笔记(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笔记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1942.06.14-1944.08.01)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它记录了长达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每一位阅读者受到诸多启发。

首先,是浓浓爱意。通过日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妮的家庭充满了温馨的爱,安妮的父母并不十分在意成绩的好坏,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已经足够了,当然也要懂礼仪,其余的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在这当中,安妮自然无忧无虑的乐成长,对于父母也充满了爱。这显然对于我们现在的父母也是一样的:成绩远没有孩子的健康、快乐重要。 其次,是差距。通过阅读安妮对其密室生活的详细记载,我们可以发现,犹太民族跟我们确有很大不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即便是8个人蜗居在密室生活,过着足不出户的单调日子,依旧各自坚持学习。每逢生日或者圣诞节等重要节日,大家都会准备自己的礼物,实在物资匮乏,一无所有,他们就写诗来赠送。他们各有各的读书生活,虽躲藏于密室,但他们仍让自己的朋友定期从图书馆借书来看,像安妮的爸爸就喜欢狄更斯作品,她妈妈、姐姐及其余个人也有

各自的偏好,但他们共同处是,生活离不开读书学习。以安妮为例,密室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争吵、有矛盾、有特别让她厌烦的时候,而她认为唯一让人忽略这一切的方法就是学习。谁说一个女孩不能在一天之内周游世界呢?让我们看下14岁的安妮是怎样旅游的:她先是将一篇荷兰文翻译成英文,内容讲的是尼尔森最后一场战役。接着,一口气读完了彼得大帝对挪威发动的战役,还有查理十一世、奥古斯都大帝等等。然后,她又到达巴西读到了里约热内卢的巴西亚烟草、咖啡和它的150万居民,还有伯尔南布科和圣保罗,噢,还有亚马孙河。去了解黑人、白人、穆拉托人、梅斯蒂索混血儿??,最后还有的一点时间,快速浏览家谱。十二点,在阁楼里,继续研究宗教史,直到一点。刚过两点,安妮又继续工作了,接下来,她研究的是窄鼻猴和宽鼻猴。跟着是《圣经》、诺亚方舟、舍姆、含和雅弗。再跟着是哥廷根大学一位教授花了40年的时间写的一本书《查理五世》。然后和同伴一起阅读英文版的《上校》(萨克雷著)。最后还学习了法语动词,比较了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

谁说人的肉体被禁锢,精神也会受约束?安妮的一日学习,能让人感受她的精神是自由的,感受到阅读非常有趣、阅读可以让人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自惭形秽。六十一年前的一个深陷密室的普通犹太家庭的孩子,就这么热爱阅读,懂得如此多的知识,试问生活在现代化程度如此高,如此舒适的我们,每天阅读多少书籍,又学习了多少新知识呢。4.23是世界读书日,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而犹太人人均年读书量达到64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差异。现在的我们,衣食住行处处方便,但是唯有心灵被禁锢而不自知,而解放心灵好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学习、扩大视野。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仅拥有自由的躯体,更要拥有有生机的、灵动的、自由的灵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安妮对密室生活的点滴记录,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军占领下的人民没有被苦难生活压倒,她们以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精神期待着新生活的到来。读着一个十四岁女孩的日记,不仅让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十四岁,想起自己也想安妮一样,感觉孤独、不被理解,对各种事情充满了困惑与好奇,但是令现在的我佩服的是,安妮从自己独特成长经历中对生活的种种领悟和看法。读着《安妮日记》中“我要学习,这样就不会变成傻子,要继续努力,要成为一名记者,我知道那是我的理想!我有目标、有想法、有信仰、有爱。假如上帝让我生存下去,我会在世界各地工作,为全人类而工作。”这让我想起了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异曲同工啊;读到“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漫长的历史中一直都有犹太人的身影,漫长的历史中犹太人一直忍受着苦难,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变得更加坚强。弱者会倒下,强者将永存,请永远不要放弃!”让我们感到安妮岁生存的渴望;读到“如果我们承担了这一切苦难之后,尚有犹太人存于世上,待这一切都终结了,那么犹太人将会是人类的榜样,而不是被审判者??我们永远都不会成为荷兰人或者英国人,或者别的国家的人,我们永远会是犹太人,我们亦希望是。”让我们感到安妮深深地为自己犹太人身份感到自豪,而不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她甚至对工作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是你想得到幸福,那你就一定要努力工作,行善积德,决不能懒散、赌博。懒散也许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工作可以给你更多满足。这种看法,时至今日也是有道理的。诸如此类,本书还有很多。

读完此书,掩卷深思,我深感命运的无常,像安妮这样一个好女孩,最终还是因患伤寒于1945.3月死于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而1945.4.26日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了,她最终也没有等来自己期盼的那一天。2015.04.26日,德国举行了纪念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获解放70周年活动,纪念仪式上我们又想起了了可爱的女孩——安妮和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展望未来:唯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勤奋工作,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才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篇二:安妮日记读书心得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地迟,我希望给自己春天的力量,而反复多变的天气,阴晴难以琢磨的变脸,总是在高温之后又是寒流地到来,无论如何,春,还是来了。没有来得及看的杏花,在轰轰烈烈地杏花节后,就早早退场了,她不顾及大家想要一睹芳容的迫切心情。

此刻5:13分,我坐在这寂寥的夜里,清醒,无语。 想着想着,就无眠了。

最近在细细地读《安妮日记》,一边读的同时,一边唏嘘不已。其实读《安妮日记》并不是第一次,但是以前并没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好书的品读,看来有时也是需要岁月的积淀。我一遍遍地读,仿佛回到了那个残酷的年代。以现在的年纪来读这本书,我的收获更多了。

生命并不是总是浮华如云,深陷密室无法获得自由与新鲜空气的安妮,这个只不过13岁的青春女孩,还是躺在父母怀抱里撒娇的年龄,她所经历的是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战争年代,而安妮却是多么地感恩生活,她通晓生命的意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安妮是一个活的很明白的人,一个人活的明白与否,并不是金钱、地位、职务等决定,也与年龄的大小无关。活的明白透彻的安妮,在如火如荼的青春里,她的思想与眼光并没有被囚禁在密室,而是飞翔得更高更远了。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深深地思考与责问。

你珍惜你的拥有了吗?

你好好地享受你的生命中的每一天了吗?

今天,在安妮面前,三十多岁的我深深地觉得自责,觉得惭愧。人生就这样地被我蹉跎了,真的,生活其实给过我好多的机会,而我并没有珍惜,也没有如安妮一样乐观通达。

安妮身处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密室,却依然幽默风趣地笑看人生百态,却依然有梦想,有追求,在律动的青春里是一颗火热的心,她在心灵成长的路上愈走愈远,她虽然只有

13岁,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解读人生,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密室时光里,安妮成长了,成熟了,她知道自己要怎样的人生,自己要走怎样的道路,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预约的,所以人不可以总是处在等待的状态。今天夜里坐在这里,就是想告诉自己:做一个坚持的人,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要有安妮一样的从容和达观。

再想一想,能够通过阅读,回到经典之中,这是我的幸运。随着网络的传播,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作为老师,一旦停止学习,结束“自我更新”的状态,我们的课堂也将味如嚼蜡。

在此就用著名教师窦桂梅的话与大家共勉吧-------“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

让我们今后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好书。

篇三:安妮日记读书报告

安妮·弗兰克(1929.6.12—1945.3.?),德国犹太少女。她的家庭原居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兴起后,开始对犹太民族进行迫害,安妮全家迁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她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本,遂开始写日记。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她的《安妮日记》成为第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 Annefrank,安妮用13岁生日礼物日记本记录下了从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安妮亲历二战的安妮日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灭绝犹太人的著名见证。

《安妮日记》 记录着安妮的真实生活和情感, 写日记的过程也是安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思考生活一个过程,当安妮陷入某种情绪时,写日记发泄情绪。 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作者的十三岁生日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那天作者很开心,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得知,作者的好朋友是莉茨 古森斯、撒尼 豪特森和尤碧斯 德 瓦尔,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得知作者把日记当成朋友,并且给日记取名为基蒂,其写日记的原因是“我没有像日记一样真诚的朋友”,可见作者觉得其内心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其写日记是为了倾诉,我们还得知作者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作者与父母和姐姐住在一起,他们是德籍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犹太人的身份,一九三三年移居荷兰,当时希特勒的反犹法

使很多犹太人家庭遭了殃,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也使安妮的亲戚被迫背井离乡,真正的苦难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战争不断,德国最后占领荷兰,各种反犹法令在荷兰接二连三,犹太人必须带黄色的大卫星,必须缴上他们的自行车,不可以开车,乘电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买东西,犹太人到晚上八点必须进屋,犹太人不许去剧院等娱乐场所,不得参加公开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地,上学只能去犹太学校等各种反犹规定。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日记得知安妮一家与彼得 凡 达尔恩一家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安妮爸爸公司的大楼密室秘密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

十三岁女孩本应该自由无虑的玩乐、和闺蜜看电影、逛街、去公园赏花、上学……现在却因为战争甚至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失去了这些权利,被迫困在阴暗的密室里生活,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活着走出密室。在这么压抑是状况下,安妮在日记里这么说道“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

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安妮的乐观让我感动不已,我希望在面对困境时能像安妮一样乐观的面对,能不忘记自己的最初梦想,仍能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

十三岁的安妮比现在同龄普通女孩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更深刻。她对生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令人深思。如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安妮对幸福的思考“我们全都活着,但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去向何方,我们活着的目的都是享受幸福,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本质上却没有两样,我们三个人都生活在普通的家庭,我们都有机会学习,都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有最求幸福的理由,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来争取,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刻苦工作,积德行善,而不是懒惰和赌博。懒惰也许看起来很容易,但工作更可以带来满足感。”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

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日记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就结束了,书中没有提到安妮命运如何,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才得知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安妮日记》的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名,这并不仅仅是讲述了一名成长少女的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当时二战法西斯对人民的破害的目击报道。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今后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